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央视曝光后,电白区成立联合调查组,连夜行动

  央视新闻9月15日消息,总台记者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政府获悉,9月14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在报道中指出,电白区观珠镇部分沉香企业存在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的问题。

  央视新闻9月15日消息,总台记者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政府获悉,9月14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在报道中指出,电白区观珠镇部分沉香企业存在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的问题。

  节目播出后,当地成立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公安、属地镇街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全力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针对报道反映的问题,联合调查组于节目播出当晚立即行动,依法对涉事的茂名温氏沉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观珠镇东江湾棋楠坊工艺品商行、“香之源沉香”等5家企业进行全面现场调查取证。截至9月15日16时,全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8人次,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17家次。经初步核查,已对存在涉嫌违法行为的5家企业依法立案调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下一步,电白区将组织由市场监管、公安、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科工商务、属地镇街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开展沉香产品质量全面排查整治行动,对辖区内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逐一核查,加强覆盖“种植—结香—加工—销售”全链条的监管,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推动沉香检测相关标准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检测水平,全方位保障消费者权益,为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据央视《财经调查》报道,根据消费者线索,记者来到东南地区的“中国沉香之乡”核心区电白区观珠镇。“沉香夜市”上百家商户集中在镇里的广场露天摆摊,各类沉香产品琳琅满目。商家告诉记者夜市售卖的多为种植奇楠手串,普通款每克十几元到二十几元,而能沉水的价格相差巨大,从每克十几元到三百元,相差近三十倍。

  负责人坦言,为了让低油沉香手串更好卖,会在打磨抛光时加入奇楠精油,使珠子颜色均匀、香味更浓。记者在温氏奇楠工厂看到多台打磨机和精油罐。这种“加精油优化品相”的做法并非个例,东江湾沉香工艺品工厂负责人透露他们会加精油煮泡,然后再抛光。

  无论是用精油泡煮,还是在打磨时添加精油,本质上都是通过人为手段改变沉香的天然属性,目的就是让品质低劣的手串看起来更“优质”,从而卖出更高的价格。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不少商户还频繁提到却讳莫如深的一个词——“科技货”。几位负责人透露,有一种更高明的造假手段令消费者难以察觉,这就是商户口中的“科技货”。商家声称这类“压精油沉水”的手串“只加精油、不做化工”,可即便如此,这类经人工干预的“科技货”,销量却远超预期。

  记者将经精油抛光、泡煮、压注的造假沉香手串送检到观珠镇电白沉香检测中心。即便记者说明手串有问题,检测中心仍出具证书,并解释只要气味无异味、结构清晰、符合海南标准的沉香“四大要素”,就可以出证,注油不影响认定。

  当记者追问能否检测出“注油”时,工作人员竟表示这不在证书体现范围内。也就是说,即便手串经过人工注油,只要表面无异味、结构清晰,就能拿到合格证书,消费者无法从证书了解其真实品质。

  为进一步验证,记者来到中衡沉香珠宝检测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通过“看油亮、摸手感、闻气味”,表示只能出具“沉香木”证书,不能开“奇楠”证书。

  记者带着购买的沉香饰品送检,结果各机构说法不一,难以得出明确结论。市场上真假难辨的沉香和商家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业内人士也直言无奈。

  资料来源:央视《财经调查》

责任编辑:张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bud1.com/2454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